1、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我否定自卑的能量。
2、这不是一种留恋,而是一种执念。
3、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宜自我的品味"。
4、仅有对当下的自我适宜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我的空间里。
5、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成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成。
6、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确定,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我。经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此刻自我的眼前,人也能以此确定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7、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能够回收的。
8、把房间搞得脏兮兮的人也一样,多数都有自我惩罚的倾向。如果你觉得自我也是这样的,那首先得承认这种现状,这是完全能做出确定的。并且,能够做出改变的,也仅有你自我。
9、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我随着别人的心境起伏波动,让自我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当这样,应当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我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来。
10、新的整理术,不仅仅要解决表象问题,更要灌输新的人与物的价值观念。
11、不断地重复三分法,能够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货混乱。
12、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13、把无法发挥作用的物品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或是随意对待自我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再或者,明明根本不在意那个东西,却因为某些感情而留着它,你喜欢这样的自我吗?
14、在断舍离里,"扫除"明确地分为上头所说的那种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这三个词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由Www.QunZou.Com整理]
15、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能够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16、先让自我快活起来,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我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来。
17、如果能真的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
18、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9、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并且“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20、了解自我,放下过去的自我,就能发挥出自我的潜能。
21、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
22、每一天都在用的东西十分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23、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研究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我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24、根本没有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我感到异样的原因,所以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剩余的压力了。
25、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我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我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26、要是自我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27、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我,并且时间轴永远是此刻。
28、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可是,也不是说所以就不要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境,这一点才是重要的。
29、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条件物品与当下的自我是不是确定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30、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我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31、我认识很多人,很多人却不认识我
32、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我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我的信用资金。
33、经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此刻自我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确定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34、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
35、舍弃的背后,正是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
36、在命理学里,有"因为做了准备所以才会变成你想象的样貌"这种激进的观点,这也算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37、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多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能够让人更快地整理心境。
38、断=断绝想要进入自我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断舍离的主角是自我,而不是物品,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我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思考方式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39、觉得多长时间属于"此刻"都能够,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可是必须要有对自我而言最适宜的"此刻"。要是能在实施断舍离期间,发现最适宜自我的"此刻",那自然是最好可是了。
40、断舍离,过眼用是透过整她能物品了解自我,整她能认真心的混沌,在着人生舒适的大的就动技术。换句物想说,过眼用是以眼再用收拾家立月可的杂物来整她能认真心的废物,在着人生转学过会去开心的的就么满这法。
41、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激与敬畏之情。
42、仅有对当下的自我适宜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我的空间里。
43、在研究物品是否应当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